首 页 |煤炭资讯 |培训活动 |质量管理 |工艺技术 |信息化 |实验室技术 |煤炭商铺 |供求信息 |仪器设备 |会员通道
当前位置: 主页> 煤化工 >

发改委提闸放行 十大新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逾

时间:2013-03-29 13:23:4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点击: 162次
    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终于有了重大进展。记者刚刚获悉,3月以来,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即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开展相关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这10个项目投资总额在2000亿元~3000亿元,包括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上述消息证实了本报前不久所做的“两会”前后数千亿煤化工项目有望获批的报道。

  十大项目产能可观

  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规划院获悉,获得“路条”的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中电投集团霍城年产60亿立方米的项目,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新疆伊犁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国电集团兴安盟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中海油集团山西大同的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以及内蒙新蒙能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

  4个煤制烯烃的项目为:中石化集团在贵州织金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中石化与河南煤业集团合作在河南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中煤在陕西榆林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二期项目,甘肃华鸿汇金公司在平凉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上述四个项目中,中石化集团用的是自有技术,而后两个项目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技术。

  另一个获批的煤制油项目为潞安集团年产150万吨油品的项目。

  自去年9月以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将开闸的消息一直在市场流传,但“靴子”始终没有落地。对于此次煤化工项目审批集中开闸,消息人士透露,这批项目是前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在任时批复的,随着国家发改委新任主任徐绍史的到位,其余未批复的项目,还需看新一届政府对煤化工的态度了。

  相关人士透露,上述10个项目拿到的全部是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件,这种批件相当于核准“路条”,只是后期还需要一个正式核准文件。

  每个项目都是大投入

  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获批复比较多,背后有一种逻辑是:中国富煤但缺少天然气,同时煤制天然气技术成熟;中国烯烃大量进口,而煤制烯烃技术成熟,经济性不错。

  据透露,一个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需投资约200~300亿元, 4个项目约需800~1200亿元。中电投集团60亿吨煤制气项目技术不同,总投资约500亿元。这样,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总计投资约1300~1700亿元。

  而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一个投资约200亿元,4个项目总计800亿元。加上潞安集团煤制油项目,上述10个项目总计投资约2000~3000亿元。

  除了上述已经获批的项目,其他尚待批准但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如伊泰数百万吨的煤制油项目,还有“十一五”期间已经获批但还在建设的项目,如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新型煤化工项目在“十二五”期间的投资据称可达到7000~8000亿元。

  东华科技人士透露,新获批的煤化工项目有的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比如新汶项目、中电投项目,在拿到了国家发改委“路条”后,项目投资有望加速。

  煤制乙二醇:东华科技后来居上

  乙二醇是纺织原料之一聚酯化纤的上游产品,它与芳烃PTA合成即生产出聚酯。中国煤制乙二醇产品问世前,全球乙二醇均由原油路线获得。由于原油产量不足,中国乙二醇进口率超过70%.油价高企之下,下游企业倍感压力。煤制乙二醇投资者由此看到商机。

  最先将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的中国企业是丹化科技。2009年12月,丹化科技宣布通辽乙二醇装置打通流程。2013年1月9日,丹化科技宣布投资的5个河南项目中安阳项目打通全流程工艺,并试产出乙二醇产品。1月19日,丹化科技公告称通辽装置因天气严寒1月起出现运行故障,公司已采取减产与故障检修措施。

  作为一个填补世界空白的技术,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产业化过程异常艰难,核心是产品质量问题。目前,丹化科技尚未公告国家发改委验收结果。而在其对外宣布通辽项目产品达到优等品标准之后一个多月内,第三大股东盛宇投资和第二大股东中电财务分别减持253.4万股和320万股。

  丹化科技在2月底发布的2012年年报中称,通辽项目2012年共生产乙二醇10.11万吨,年平均生产负荷约为63%.公司生产乙二醇的毛利率是1.66%.东华科技和齐鲁恒升是煤制乙二醇后来者,两者共同点是介入合成尾气制乙二醇。1月29日,东华科技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活动上透露:由东华科技承担设计和总包商承建的新疆天业集团乙二醇项目,一次性生产出优等品乙二醇并稳定运行,标志着乙二醇生产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一氧化碳(CO)是气候变暖的元凶。在减排压力下,尾气CO捕捉及利用问题一直是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头痛的问题。合成尾气CO制乙二醇的技术打通后,一个广阔市场向东华科技敞开了大门。

  合成尾气制乙二醇虽然仅是副产品综合利用,但与煤制乙二醇技术仍是相通的。2011年1月14日,东华科技与河南煤化集团签约,负责承建后者投资的黔西县黔希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该项目采用日本宇部的技术。

  据介绍,日本宇部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与丹化科技一致,但宇部拥有全球最为成熟的草酸二甲酯制造技术。2011年1月,该技术在台州进行工业化试验时,所产乙二醇指标非常好。据公告,黔西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预计项目今年将试车,成功与否很快将揭晓。

  消息人士透露,许多企业不断打听东华科技煤制乙二醇项目进展情况,不少还做了上马煤制乙二醇的可研报告。

  煤制天然气:大唐发电捷足先登

  中国富煤少气,煤制天然气成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解决之道。正在拟定的《十二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有八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分别是庆华集团、新汶集团、中电投集团各自在新疆伊犁投资的三个项目,中石化和华电集团分别在新疆准东投资的煤电热一体化项目和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内蒙西部和内蒙古兴安盟的两个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本土规划则更为激进。亚化咨询透露,新疆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近30个,年产能力超过1000 亿立方米。其中20 个项目已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总产能达到767 亿立方米。

  前不久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末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约150亿~180亿立方米,约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目前,发改委已经审批了四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发电克旗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大唐发电阜新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内蒙汇能年产16亿立方米项目和新疆庆华集团年产55亿立方米项目。上述四个项目“十二五”时期均有望达产,合计总产量151亿立方米,恰与规划相当。

  大唐发电克旗和阜新两项目将是我国最早投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克旗项目总投资227亿元,目标市场是北京市以及输气管线沿线城市。项目一期产量13亿立方米,设备试运行顺利,原预计今年一季度送气至京。不过,由于中石油负责修建的陕京四线延长段至今未交付使用,正式送气时间不得不后移。北京市政府要求该管线加紧建设,业内估计二季度可投运。按照计划,克旗项目二期年底投产,三期争取明年年底投产。而阜新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投产,阜新项目天然气管网输送由大唐发电自建,因而投产不受管道影响。

  煤制天然气投资大规模启动,最先受益的是工程建设方和设备生产商。煤制天然气是已经成熟的技术。东华科技在中电投、新汶项目中均有订单,其中在新汶订单中承担部分装置的总承包角色。

  对于大唐发电这样的业主来说,天然气价格决定煤制天然气经济性。据介绍,按现有天然气价格,大唐发电克旗项目效益一般。

  不过,新一轮天然气提价正在全国范围内暗流涌动。据悉,江苏、浙江、长春等地正在酝酿召开居民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有的地方拟调幅度超过30%.此外,天然气气价改革正在报批,两广气价试点模式有望在全国铺开。

  煤制芳烃:多家企业攻关

  煤制芳烃与传统芳烃由原油为生产原料不同,它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的合成。煤制芳烃堪称我国全面突破煤化工技术的最后一个大型堡垒,因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制天然气等关键技术均已取得突破。

  芳烃是纺织品聚酯化纤的原料。我国化纤进口比例40%左右。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下游化纤企业同样形成压力。甲醇制芳烃的混合芳烃(BTX)产物中,包括PX.PX是PTA的生产原料,PTA与乙二醇合成即可得到聚酯,进而可生产出化纤。

  东华科技担任总承包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成功突破后,煤制芳烃产业化成为下一个业内焦点。

  东华科技1月16日公告,由公司总承包、陕西华电榆横煤化工有限公司,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世界首套煤制芳烃中试装置,打通了生产全流程,实现了一次点火成功,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不过,据了解,该煤制芳烃中试技术还没有通过专家鉴定。

  该项目采用了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技术。中试结果显示,运用该技术每3吨甲醇可生产1吨PX(芳烃)。据煤化工专家初步估算,煤价400元/吨时,所产出的PX成本约7000元。2012 年华东地区PX 现货平均价格为11500元/吨,煤制PX 的利润空间较大。

  资料显示,陕西华电规划了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业示范项目,规模为300万吨煤制甲醇和100万吨芳烃装置,总投资285亿元。下一步,华电集团或在煤制芳烃中试技术成功的基础上,将该技术进一步产业化。

  除了清华大学外,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化二院)正在合作研究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河南煤化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合作开展甲醇制芳烃技术研发。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月由赛鼎公司设计的内蒙庆华集团10万吨/年甲醇制芳烃装置一次试产成功;预计2013年3月20日具备开车条件。

  此外,中国石化20 万吨/年甲苯甲醇甲基化示范项目于2012 年12 月开车成功。该项目以甲苯和甲醇为原料生产二甲苯,该技术可大幅提升甲醇制芳烃的PX 收率。

  亚化咨询负责人夏磊认为,煤制甲醇进而生产芳烃,增值空间巨大,一旦技术取得突破,将改变中国石化工业的原料结构。

  煤制烯烃:大连化物所占得先机

  2012年,煤制烯烃示范装置商业化运行取得新突破。2012 年1~10 月,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累计销售聚烯烃产品46 万吨,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9.4 亿元;其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亿,利润6亿元。

  2012年,神华宁煤烯烃项目生产40.5 万吨聚丙烯,实现营业收入58 亿元,利润4.15 亿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是我国最早将煤制烯烃技术产业化的科研院所。神华包头项目是我国煤制烯烃,也是大连化物所MTO技术(煤炭制乙烯、丙烯)第一个工业化项目。包头项目技术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性,为大连化物所带来了许多订单。

  各地对于煤制烯烃项目的投资热情高涨。亚化咨询透露,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开工建设或前期工作的煤(甲醇)制烯烃项目超过50 个。预计2020 年将形成1500 万吨/年的煤制烯烃产能。

  涉足煤制烯烃的上市公司有东华科技、大唐发电等。大唐发电作为业主方,在内蒙多伦县建设了年产46万吨聚丙烯项目。该项目以发热量仅2000多大卡的褐煤为原料,并引进国外技术,2012年3月16日项目正式转入试生产,目前运行仍有反复。

  东华科技拥有煤制丙烯技术。不过,现有市场下,大连化物所MTO技术经济性占据优势。东华科技煤烯烃落地项目仅府谷一个。

  《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对煤制油项目的安排仅两个:神华宁煤400万吨项目和兖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的一个煤间接液化项目。从实际进展看,潞安集团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第一期180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伊泰540万吨油品项目推进均获得重大突破。这三个项目均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间接液化技术为支撑。此外,2012 年12 月,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第二、三条生产线(一条线约产百万吨油品)开工。两条生产线计划投资240 亿元,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会员 | 积分充值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客服:010-5614777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 邮编:100022 版权所有:中煤检能源技术研究院

版权:Copyright @ 2019 ZhongMe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0801号 中文域名: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