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煤炭资讯 |培训活动 |质量管理 |工艺技术 |信息化 |实验室技术 |煤炭商铺 |供求信息 |仪器设备 |会员通道
当前位置: 主页> 煤炭知识 >

煤的概述

时间:2013-03-15 08:3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点击: 90次
1. 煤的分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的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的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
(1)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包括:
气煤(占13.75%)
肥煤(占3.53%)
主焦煤(占5.81%)
瘦煤(占4.01%)
其它未分牌号的煤(占0.55%)
项目                          百分比 %
气煤 13.75
肥煤 3.53
主焦煤 5.81
瘦煤 4.01
未分牌号的煤 0.55
(2)非炼焦煤类占72.35%,包括:
无烟煤(占10.93%)
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
不缴煤(占13.8%)
长焰煤(占12.52%)
褐煤   (占12.76% )
天然气(占0.19%)
未分类的煤种(13.8%)
未分牌号的煤占(1.06%)
项目                          百分比 %
无烟煤 10.93
贫煤 5.55
弱碱煤 1.74
不缴煤 13.8
长焰煤 12.52
褐煤 12.76
天然气 0.19
未分类/无牌号煤 13.8/1.06








2.煤的特征
    判别煤炭质量的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份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份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份都比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在10%-20%,有的在10%以下,硫份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份普遍小于0.5%。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于海路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份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层属浅海相沉积,硫份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的煤炭灰分为10%-30%。硫份小于1%的特低硫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中国的炼焦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疏煤很少。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在20%以上:硫份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份越高,煤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于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的褐煤硫份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的褐煤硫份相对较高,有的高达8%以上。褐煤的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就是灰分、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份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为40%以上,一次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份较高,其中灰分大多为15-30%。硫份在1.5-5%之间。贫煤经过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份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3.煤的分布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一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等四个时期。他们所赋予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除了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储量的19.25%,其次hi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六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06%。
4.对中国煤炭的评价
    中国煤炭资源在储量、勘探程度、地理分布、煤种及煤制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目前经井勘探储量中,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135.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高达1045t,远远高于中国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来看,分布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储量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在四川;东北地区好些,52%集中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 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不理想。四种炼焦煤种,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集中在山西,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较少。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十余漏天开采的储量少。仅占7%左右,70%为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和云南。
5 . 煤炭的详细分类阐述
煤的工业用途与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等关系密切
1)褐煤
褐煤水分大、空隙大、密度小、挥发分高、不粘结、一般发热量低、灰分低、灰分中氧化钙较多,褐煤大多用作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以用作化工原料,有些褐煤 可用来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中国内蒙古霍林河及云南小龙潭矿区是典型的褐煤产地。
2)长焰煤
煤化程度最低的烟煤,从无黏结性到弱粘结性都有,用作炼焦的强弱低,易破碎,一般不用做炼焦,多用做电厂、机车燃料和工业窑炉燃料,也可用做气化用煤。辽宁省阜新、铁法及内蒙古哦准格尔是长烟煤基地。
3)不黏煤
非炼焦用烟煤,主要用于做发电和气化用煤,也可用做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中国东胜、神府矿区和靖远、哈密矿区产典型的不黏煤。
4)弱黏煤
       非炼焦用烟煤,一般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原料使用,山西大同是典型的矿区。
5)1/2中黏煤
       可用于配煤炼焦,不适用于单独炼焦,主要用作气化和动力用煤,炼焦时可适量陪入。
6) 气煤
    一种煤化较低的炼焦煤,结焦性比较好,综合效果不不上塔器炼焦煤,在配煤炼焦时,多胚乳气煤可增加煤气和化学产品的回收率。抚顺老虎台、山西平朔是典型的气煤。
7)气肥煤
        结焦性优于气煤但不如肥煤,气煤最适合高温干馏制煤气,用于配煤炼焦,可增加化学产品的回收率。同时也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8)1/3焦煤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炭。
9)肥煤
单独炼焦时生成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一般不适于单独炼焦,是配煤炼焦的基础煤。河北开滦、山东枣庄生产肥煤的主要产区。
10)焦煤
    一种结焦性较强的炼焦煤,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单独炼焦时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很高的焦煤,丰丰五矿、淮北后石台及古交生产典型的焦煤。
11)瘦煤
     很好的炼焦煤,但耐磨强度较差,用于配煤炼焦较好,高硫高灰的瘦煤一般只作为发电厂及锅炉燃料,丰丰四矿产典型瘦煤。
12)贫瘦煤
    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粉焦多,配煤炼焦时配入较少就能起到瘦化作用,利用提高焦煤的块度。也可用于发电、机车、民用及锅炉燃料。山西西山矿区产。
13)贫煤
    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不粘结或弱粘结,燃烧室火焰短,耐烧,燃点高。主要用作电厂燃料,民用和锅炉燃料,低灰低硫贫煤可做高炉喷吹的燃料。中国潞安矿区产典型贫煤。
14)无烟煤
    挥发产率低,固定炭含量高,无粘结性,燃点高,不冒烟。主要民用和做合成氨造气得原料,低灰低硫可磨性好的的无烟煤不仅是理想的高炉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炭电极,炭块,阳极糊,活性炭等),北京、晋城和阳泉分别产01号,02号,03号无烟煤。
6.煤的主要成分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炭、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每种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煤中硫含量可分5级:
    
含硫煤的分类 煤种硫的百分含量
高硫煤 ≥4%
富硫煤 2.5%~2.5%
中硫煤 1.5%~2.5%
低硫煤 1.0%~1.5%
特低硫煤 ≤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会员 | 积分充值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客服:010-5614777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 邮编:100022 版权所有:中煤检能源技术研究院

版权:Copyright @ 2019 ZhongMe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0801号 中文域名: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