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春日的午后,西宁朝阳电厂的顾焕银享受着暖阳。朝阳电厂已于年前正式停产,这个有着68年高龄的水电站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顾焕银来说这让他有些失落。但得知朝阳电厂被西宁文物部门确定为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及建筑,要求“不可移动”,并有望改造成水电博物馆时顾焕银很欣慰。 朝阳水电站始建于1944年,1958年在原有基础上开工兴建,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曾一度缓建,经历八年的漫长岁月,朝阳水电站终于在1966年10月1日建成投产。由于电站所处地地质结构复杂,建设难度较大,甚至当时负责该电站设计的水电部苏联援助专家也感到棘手,在离开中国时,专家曾表示如果这个水电站能建成发电,那将是个奇迹。 事实证明青海人民可以创造奇迹,朝阳电厂一级站也载入了青海水利水电发展史册。随后几年,朝阳电厂二级站也建成投入使用,至此朝阳电厂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6750千瓦,全年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 历史长河中,朝阳电厂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湟水河及其支流上,多个小水电站大量从河道引水,致使下游缺水,使湟水河面貌日益憔悴。为了早日还湟水河活力,西宁市政府与有关各方签订资产移交协议,朝阳水电站(二级站)土地更名手续等工作也已完成,去年年末,朝阳电厂正式关停。 朝阳水电站的命运引起省内部分学科专家关注,多位专家表示,朝阳电厂是我省工业发展的有力见证和遗产,电厂内主要机组是1959年浙江萧山电机厂生产的第一台水轮发电机,曾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工业成果展示。朝阳电厂作为最能代表我省工业发展历史的标志之一,其保留价值大于去掉价值,他们希望将这一见证青海工业发展历史的水电站保留下来,并改造成展示我省水电资源特色、工业发展历史的小型博物馆。值得欣慰的是,在西宁新一轮文物普查中,朝阳水电站被确定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要求“不可移动”。今年初,电站厂房机组被拍卖后刚要进行拆除工作时,被文物部门叫停。 午后的阳光温暖舒适,朝阳电厂一片寂静,顾焕银望着山角下的电厂车间,期待着这座运行了四十多年的电厂华丽变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