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煤炭资讯 |培训活动 |质量管理 |工艺技术 |信息化 |实验室技术 |煤炭商铺 |供求信息 |仪器设备 |会员通道
当前位置: 主页> 煤炭安全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严格控制煤矿超强度生产

时间:2014-05-12 11:20:1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点击: 189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 ,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煤炭生产管理,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系统可靠性,严格控制超强度生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供需总量平衡。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规模、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受地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制约,部分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系统复杂,采掘头面多、环节多、用人多,产能无序扩张,超强度生产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科学生产和矿区均衡发展。
  
  根据《意见》,从2014年起,我国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经过改造调整,现有生产、建设矿井达到本意见规定,实现开拓布局合理,系统简单优化,装备工艺先进,生产均衡有序,超强度生产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意见》要求,矿井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选择应坚持少占土地、少压资源、保护生态、和谐环境的原则;推广“一井一面”、“一井两面”生产模式,原则上一个采(盘)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生产,中小型矿井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不得超过2个,大型矿井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不得超过3个。
  
  为鼓励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系统可靠性,《意见》明确,凡具备条件的矿井均应实现机械化开采,采煤工作面优先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选用技术先进、配套合理、可靠性高的综采装备,逐步提高工作面自动化程度。严格限制炮采工艺,淘汰非正规开采工艺。新建、改扩建煤矿不采用机械化开采的一律不得核准。
  
  此外,矿井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核定)能力,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可结合采场条件、市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调整后的最大月产量不超过年度月均计划的1.1倍;树立“无人则安”理念,按照批准的设计和作业规程确定的岗位定员组织生产,减少井下用工人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加入会员 | 积分充值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客服:010-5614777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 邮编:100022 版权所有:中煤检能源技术研究院

版权:Copyright @ 2019 ZhongMe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0801号 中文域名:中国煤炭技术服务网